-
通州区一家黄金店,竟将普通金饰套上“中国黄金”的标签混在正牌货中出售给消费者。记者了解到,通州区市场监管局成功查获这起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黄金饰品案件,及时维护了消费者和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今年10月,通州区市场监管局接到消费者投诉称,通州区某黄金店内售假。接到投诉后,该局立即派出执法组对该店进
-
刚刚央视播报的万店掌,某宝马上就无法搜索了。第一点人脸识别监控能获取的到底是多少个人信息?其次全国有多少家商家安装了这种摄像头?后台的商用到底有多强,科技公司可以随意调取全国各地的摄像头,是不是侵犯了个人隐私,该不该调查一下?第三,这个如果都是酒店安装了这摄像头,那外遇出轨的破案率是不是很高?这样的
-
新闻背景:又是一年“315”。最近这几天,消费者权益保障问题引发媒体广泛关注,一些企业和行业的乱象也被集中曝光。说来说去都是些老问题现在,媒体对这个题目真的有点提不起兴致了——说来说去都是些老问题,卖假货、泄露消费者隐私、虚假宣传、虚假广告、先涨价后降价……这些还能叫新闻吗?对这些问题,网友都已经见
-
导语:目前,随着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消费升级的新阶段,消费者们更加愿意去关注优质正品。但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真假难辨的山寨产品,这就形成了好商品找不到好买家,好买家也不容易找到好产品的情形。2019年6月30日上午9:30,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打假工作委员会协同中国《商品与质量
-
距离315已经过去两天了。这也就意味着315晚会曝光的那些企业和行为的新闻已经持续发酵两天了。这两天里,虽然也有疫情的不断反弹,也有邓伦等明星在此曝出偷逃税款超过1亿的新闻,但是这些丝毫不影响媒体和公众对于晚会上被曝光的企业的关注度。说白了,大家关心的一是还有多少类似的企业没有被曝光;二是这些被曝光
-
本报北京3月15日电 (记者齐志明)3月15日,由中国消费者协会主办、人民网承办的2021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主题活动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举行。活动围绕中消协确定的2021年消费维权年主题“守护安全 畅通消费”展开。当天,活动发布了2021年中消协年主题调查报告,揭示了消费领域存在的消费
-
前言距今已连续播出30年的央视315晚会,通过鲜明的晚会主题,准确诠释了中国经济社会过去三十年中的发展变化。根据苗建信息舆情大数据案例库分析显示,历年被央视315晚会曝光的企业都会深陷舆情旋涡,品牌形象和口碑遭受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通过对晚会主题的回溯分析,我们试图为企业提供更全面、更准确了解315
-
又是一年315,我国至每年315确定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开始打假以来,将近四十年了。从那时起每年打假,虽说每次都有效果,但还是层出不穷,可见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假冒伪劣如过街老鼠,人人痛恨。然而却又防不胜防,人人深受其害却又无能为力。究其原因,我个人认为:一是法律法规打击力度有限,制假贩假违法成本
-
又到一年一度的315,消费维权再次成为关注焦点,中国消费者协会确定的2022年消费维权年主题为“共促消费公平”。消费者的正当权益需要维护,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也需要进一步提高,这是我们向消费者征集侵权案件的出发点,我们希望为消费者提供切实有用的信息和帮助,同时也通过案例的集中呈现提高消费者的“避坑”意识
-
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记者 代睿作为消费者维权的主要渠道,12315电话热线早已为广大消费者所熟知。今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前夕,国家工商总局举行了12315互联网平台上线启动仪式并回答记者提问。工商总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杨红灿在回答封面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平台上线后,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app